- · 肿瘤基础与临床版面费是[11/04]
- · 《肿瘤基础与临床》投稿[11/04]
肿瘤基础与临床硕士毕业论文(肿瘤基础与临床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恶性肿瘤耸人听闻,那么在常见的七种恶性肿瘤到底有什么呢? 这“七大”男、女常见,分别为肺、大肠、肝、胃、乳腺、宫颈、前列腺恶性肿瘤。 1、 肿瘤基础与临床硕士毕业论文,
恶性肿瘤耸人听闻,那么在常见的七种恶性肿瘤到底有什么呢? 这“七大”男、女常见,分别为肺、大肠、肝、胃、乳腺、宫颈、前列腺恶性肿瘤。
肿瘤基础与临床硕士毕业论文,癌症全面筛查要做哪些检查?
恶性肿瘤耸人听闻,那么常见的七种恶性肿瘤到底有什么呢? 这“七大”男、女常见,分别为肺、大肠、肝、胃、乳腺、宫颈、前列腺恶性肿瘤。这七种恶性肿瘤有多常见? 权威数据显示,上海市新增恶性肿瘤病例约60%为这“七大”,“录取线”的突破足以引起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
我们该怎么重视呢? “七大”令人毛骨悚然,好在它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对全国来说,近4.5的癌症是生活不完善和微生物感染导致的,为了避免这一概率的癌症,人们必须积极改变生活,及时接种合适的疫苗。
那么,你还想问其他5.5成的癌症吗? 我们并不是为力。 通过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课前准备精华:“早”字一定要重视!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被称为“三早”,是国际公认的治疗癌症的最佳手段。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经过规范手段,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10%,而早期患者可达90%以上。
继国内国际步伐之后,《“健康2030”规划纲要》大力推广健康的生活,疾病以预防为主,加强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尽早实现全民健康。 上半年,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了《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以下简称《推荐》 )。 让我们跟随《推荐》的脚步,一起突破“七大”恶性肿瘤!
筛查和预防名单,各个击破!
肺癌
高危人群
年龄在40岁以上,至少合并以下危险因素之一。
1 .吸烟20包/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少于15年;
2 .被动吸烟者
3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5 .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筛选推荐
1 .针对高危人群,建议进行LDCT筛查(即低剂量螺旋CT )。 建议尽量采用32层以上多层CT进行肺癌筛查。 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 基线CT扫描后,每年进行一次LDCT肺癌筛查。
2 .如检出肺内结节,须至少12个月内行LDCT复查。
3 .肺内结节根据国情和性能及我国人群特点,不推荐使用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预防性建议
1 .不吸烟或禁烟
2 .有职业暴露危险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3 .保护环境,改善空气条件
4 .有呼吸系统疾病者应及时规范治疗;
5 .加强肺癌科普知识宣传。
大肠癌
高危人群
1. 40岁以上且门肠症状* 2周者
2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 .大肠腺瘤治疗后人群
4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 .大肠癌手术后人群
6 .有家族腺瘤肉病(FAP )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 50岁以上无症状者。
*2周肠症状:习惯改变(如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 形状改变(变细等); 性质改变(粘液血便等); 腹部的固定部很痛。
筛选推荐
1. 40岁以上症状高危人群,若经2周对症治疗症状仍不缓解,应及时行门直肠指检、隐血试验(FOBT )检查,如有任何指标阳性,应行钡灌肠或肠镜检查。 FOBT阳性者也可直接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如FOBT阳性者肠镜检查仍未显示异常,建议行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 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人群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 阳性时加钡剂灌肠或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得超过3年。
3.20岁以上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如果家族内首发病例基因变异明显,建议进行基因变异检测。 阳性者每1~2年行肠镜检查一次; 阴性者,用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 5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者,每年行一次FOBT检查,每5年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预防性建议
1 .坚持运动,避免肥胖
2 .健康饮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3、钙剂等适宜膳食补充剂;
4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的发生,具体使用应咨询医生;
5 .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肝癌
高危人群
年龄在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
文章来源:《肿瘤基础与临床》 网址: http://www.zljcylc.cn/zonghexinwen/2022/120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