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肿瘤基础与临床硕士毕业论文(肿瘤基础与临床(2)

来源:肿瘤基础与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有乙型肝炎病毒或c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2. 有肝癌家族史; 3. 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 药物性肝损患者。

1 .有乙型肝炎病毒或c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2. 有肝癌家族史;

3. 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 药物性肝损患者。

筛查建议

1.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 联合血清甲胎蛋白 (AFP) 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预防建议

1. 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2. 减少饮酒;食物尽量清淡,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3. 防止发霉食物的摄入。

胃癌

高危对象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为高危对象:

1. 60 岁以上人群;

2.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3. 慢性胃溃疡;

4. 胃息肉;

5. 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6. 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7. 异型增生(轻、中、重);

8. 中、重度肠化生;

9. 明确家族史;

10. 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筛查建议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褶皱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预防建议

1. 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尤其是避免腌渍食物和霉变食物摄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2. 积极防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 定期体检,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

4. 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和进食过烫的食物;

5. 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乳腺癌

高危对象

下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多条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

1. 未育或≥35岁初产妇;

2. 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

3. 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4. 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巢癌者;

5. 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状瘤病者;

6. 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筛查建议

1. 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摄片;>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2. 乳腺癌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预防建议

1. 健康生活,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 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 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宫颈癌

高危对象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

筛查建议

1. 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2~3年1次;

2. 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3年1次;或者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每5年1次;

3. 筛查结束时间:大于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不需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

4. 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5. 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预防建议

1. 接种HPV疫苗;

2. 不吸烟或戒烟;

3. 安全与健康性行为;

4. 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5. 增强体质。

前列腺癌

高危对象

具有以下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1. 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

2. 年龄大于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 年龄大于40岁且基线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 μg/L的男性。

筛查建议

1. 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2. 血清 PSA 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3. 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4. 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

预防建议

1.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 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3. 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文章来源:《肿瘤基础与临床》 网址: http://www.zljcylc.cn/zonghexinwen/2022/1209/639.html



上一篇:肿瘤基础与临床职称论文范文(研究生肿瘤学是
下一篇:肿瘤基础与临床学位论文(肿瘤医学学术论文)

肿瘤基础与临床投稿 | 肿瘤基础与临床编辑部| 肿瘤基础与临床版面费 | 肿瘤基础与临床论文发表 | 肿瘤基础与临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